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应用气象学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气象、农业、生态、环保、航空、海洋、水文、能源、国防、经济等相关领域从事业务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及相关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
通识类课程 人文社会科学、外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体育、艺术等 专业基础课程 微积分、常微分方程、线性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数理方法、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地球科学基本理论、海洋科学基本理论、环境科学基本理论、地理信息系统基本理论等 专业课程 地球系统科学导论、全球气候变化、气象万千--大气科学基础、碳中和与大气污染防治、可持续性科学、气候变化经济学、生态学基础、全球变化生态学、地球信息科学导论、海洋学概论、全球变化大数据分析、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应根据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结合各自专业基础和学科特色,在对区域和行业特点以及学生未来发展需求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培养需要为目标,细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准确定位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还应根据科技及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对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进行定期评估,建立适时调整专业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机制。
未来规划
可以在政府机关、城市建设、国土资源、国防、信息产业、财政金融、公共事业管理、交通、电力、能源、环境保护、气象等部门和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生产及管理工作。